首页 > 新闻中心 > 媒体关注

知识产权为企业注入创新之魂——访楚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裁唐岳

日期:2016-12-01

 “要么唯一,要么第一”,印在楚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楚天科技)产品宣传册上的这句话,更深深地印在公司技术研发团队的心里。正是秉持着这样的理念,楚天科技从十几年前凭借着1件专利和30万元资金起家的作坊,成长为目前国内最大的生物医药装备研发制造商之一。“不能在技术上领先的产品我们不做,不能形成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我们不做,国内同行已经形成品牌的产品我们不做。”楚天科技董事长兼总裁唐岳所说的“三不做”,正是其挺立市场潮头的奥秘所在。
  

      十六载厚积薄发

  16年前,在长沙市一个简陋得类似牛棚的地方,一群有理想、有激情、有毅力、志同道合的创业者凭借30万元、1件专利和几台破旧机床创办了楚天科技。他们的领头人,就是唐岳。“我们完全是从零起步,无资金,无技术,无人才。要说与众不同的地方,就是我们先捣鼓出来了1件专利,然后再创立企业。”唐岳回忆。

  唐岳所说的这件专利,用在多功能灌封机上,能使灌封速度提高3倍,这在当时是一项了不起的技术创新。就是这件专利,让楚天科技度过了创业之初最困难的时期。“假如当初没有这件专利,我估计就不会有今天的楚天科技。”唐岳说。

  尝到技术创新甜头的楚天科技,从创业第一年开始,全心全意搞创新,聚精会神搞发明,每年有不低于20件专利诞生。与此同时,楚天科技的销售额也从创业第一年的1000万元,增长到2006年的近亿元。“知识产权太重要了,别人的一纸诉状,就可能使你辛苦创办的企业面临巨大风险。尤其是我们每年都有不少创新成果出现,亟需专利的保护与支持。”唐岳说。

  截至今年8月底,楚天科技共提交发明专利申请521件,获得发明专利217件,通过《专利合作条约》(PCT)途径提交了24件国际申请,在美国、日本、俄罗斯三国获得10件专利。如今,楚天科技的产品已覆盖国内制药企业工业百强中的60余家企业,并担负起替代进口的角色;在国际市场上,其产品已出口到日本、印度、俄罗斯、墨西哥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

  靠专利扬帆远航

  如今的楚天人,早已远离早期的“陋室”。在楚天科技的现代化生产车间里,先进的数控车床等智能化设备一一陈列。在这背后,支撑楚天科技拓展市场、提升竞争力的正是知识产权。企业壮大发展之后,楚天科技更加重视技术创新,公司集聚了500多名研发和技术人才,组建了近10人的知识产权团队,并已建立涉及研发、生产、销售全过程的知识产权管理体系。

  据唐岳介绍,至今楚天科技用于技术人才引进的费用累计高达几千万元(含股权)。正是这样一支堪称豪华的研发队伍,为楚天科技带来了一次又一次的技术突破,使楚天科技成为国家制药装备行业标准重点制定修订企业。截至目前,楚天科技共制定本行业十余项产品的国家行业标准,且都已颁布实施。

  在知识产权工作方面,楚天科技同样走在前列,建立起了一支隶属于董事长、总经理直接领导的知识产权队伍,专职负责专利申请与处理专利纠纷事务,同时还承担了运行制药装备行业专利预警系统平台和知识产权管理平台等工作。此外,该公司还制定了有关知识产权的制度与规定,以激励员工发明创造的积极性。不断增强的创新能力和日趋完善的专利布局,让楚天科技有了更强大的信心。

  2014年1月,楚天科技成功在深圳创业板上市,成为我国生物医药装备制造业的翘楚。“楚天科技作为一家先进制造业企业,必须在产业升级中抢占排头兵位置,而不能成为一个落后者,要力争将楚天科技打造成为‘工业4.0’智能制造时代的一个样板企业。”唐岳表示,楚天科技现正将内部体系提升到智能发展的模式,把现阶段制造手段转变成智能化手段,将自动化产品提升为智能型产品。他认为,只有实现上述3种转变,才能最终实现“楚天的4.0”和智能制造。

  “我们将力争再用大约10年时间,成为全球制药装备行业首屈一指的企业。”面对未来,唐岳满怀信心。(记者:王宇,通讯员:张志刚)

     来源:中国知识产权报 


加入我们加入我们
Top